十几天前,龙潭寺年近八旬的杨军华婆婆生病住院,临出门前,她告诉儿媳:“我这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回来,你们大伯……”儿媳连忙接过话,“妈,你放心”。杨婆婆口中的“大伯”,并非她丈夫的兄弟,而是丈夫的四弟在60多年前的一个结义兄弟,名叫王仁远。1988年,73岁的王仁远无亲无靠,被杨婆婆收留在家,至今已有27年。这些年生活的感受,王大爷写下了“很好”“非常满意”,并在这两个词后面,用力补上了感叹号。(本报昨日报道)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龙潭街道同乐社区确认了一个信息,对于杨军华婆婆收留百岁老人的义举,竟然还是一个被埋藏了27年的秘密。为何不向他人提起?杨婆婆说:“没得啥子说的,早就当成亲大哥了。”
社区查户口才知道,太婆与百岁老人不是亲人
“我们二组的杨军华婆婆一家,对他们家大哥还是好。”昨日,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同乐社区二组组长廖品元“啧啧”了两声后说,自己不清楚杨军华大哥的真实姓名,因为老人搬来时就已经70多岁了,有些孤僻,只跟杨太婆一家亲近,不太爱跟别人打交道。是听杨太婆自己说起“大哥”的情况,才从侧面有所了解。
“早些年杨太婆身体健康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晓得,太婆除了照顾儿孙外,还照顾着一个岁数很大的‘大哥’。”廖品元表示,一晃二十几年,杨军华每天给老人做好几餐饭,还洗好衣服,病了就去看病。老廖感叹道,老太爷搬来一起住的时候,都好大岁数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们一家不耐烦。能对亲大哥这个样子,也是仁义到位了,老太爷今年已经百岁,但是明显过得不错,身体也健康。
但是,对于杨婆婆照顾的这位大哥,同乐社区党委书记黄德银还是有一些疑惑。黄德银表示,前两天社区才刚刚给杨军华老人发放了八旬老人专项补贴,早就听说八旬的太婆还照顾着一位百岁的大哥,但是这次发放补贴款时,才再次确认查询到,这位百岁老人的户口并不在同乐社区,而是在四川省会东县。
“一家人的户口怎么会在两处?”随后,同乐社区工作人员在调查中才了解到杨婆婆口中的“大伯”,并非她丈夫的兄弟,而是其丈夫的四弟在60多年前的一个结义兄弟,名叫王仁远。1988年,73岁的王仁远无亲无靠,被杨婆婆收留在家,至今已有 27年。有的人做了好事,恨不得所有人都晓得,杨军华老人一家却把这件好事,当成秘密一样埋藏了27年。
太婆小儿子接力:主动承担照顾大伯工作
每隔一段时间,杨军华老人的小儿子王林都会背着老人去剪头发。背进背出的,对老太爷爱惜得很。
为何收留老人一事,不向他人讲述?杨军华说:“没得啥子说的,早就当成亲大哥,当成一家人了。”
“今天我妈又病狠了,我带她出来再抓服中药。”昨日,杨军华老人的小儿子王林在电话中说道。廖品元说,自从8旬婆婆杨军华生了重病后,照顾百岁老人的担子就落在了杨军华小儿子王林的身上。
与杨婆婆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唐卫群说,大家都晓得,照顾老人不容易,但这么多年了,从没听见隔壁院子里高声吵过一句嘴。唐大姐透露,但其实,这家人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杨婆婆共有两儿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大儿子在外地打工一年顶多回来两次,小儿子早些年在拉摩的生意,这些年开始在一家单位当保安。小儿媳就在附近的街上卖一些几十块钱的女装。
如今已经50多岁的王林仍然是老廖口中的“小林子”,老廖说,“小林子老婆现在就在家给老太爷做饭,饭要做得软不咸也不辣,老太爷才能吃得进,一家人天天都要做两样饭,一份专门给老太爷。小林子自己对他“大伯”也好得很,老太爷这两年走路不便已经不爱出门了,但是每逢太阳好的时候,都能看见小林子背着老人出来晒太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背着老人去剪头发。”廖品元笑着说:“背进背出的,对老太爷爱惜得很呢。”
生活细节决定健康水平,尤其饮食上,有时候只需要做出一点点改变,就能收获成倍的健康。美国长寿研究专家丹·巴特纳研究了世界上的长寿区域,那里的老人活得长且仍然活力四射,总结出这些地区居民的12种饮食习惯,可以帮你找到开启长寿之门的金钥匙。
1、 95%的食物来自于植物
全粒谷物和豆类在长寿老人的饮食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还食用大量的应季蔬菜,并把多余的蔬菜腌制或风干,留在冬季食用。
研究表明,最有益于长寿的食物就是绿叶蔬菜,与不食用青菜的同龄人相比,每天食用1盘蔬菜的成年人在未来四年内,死亡风险会减半。
2 、每周吃肉不超过两次
大部分长寿家庭都节制吃肉,要么把它当作配菜,要么用来给别的菜调味。他们每个月只吃五次肉,每次不超过2盎司(约57克,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
与此同时,他们更喜欢食用家庭农场养殖的鸡肉、羊肉或猪肉,这些动物大多自由觅食,体内含有更多的欧米伽3脂肪酸。
3、 平均每天吃85克鱼肉
鱼肉在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中最常见,多数情况下,吃海藻生长的鱼肉品质最佳,如沙丁鱼、三文鱼和黄花鱼,它们较少接触到高浓度的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4、 每周吃三个鸡蛋
长寿区的人一次只吃一个鸡蛋,绝不多吃。他们或是把煎蛋卷入玉米薄饼,或者煮熟用来做汤,也与其他果蔬和全粒谷物一起食用。
5 、每天食用半杯煮熟的豆子
豆类食品(黑豆、黄豆和扁豆等)是长寿区人群饮食最重要的部分。豆类由21%的蛋白质、77%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脂肪构成,是膳食纤维的极佳来源。豆类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于很多食物。
6、 食用全麦面包
面包是长寿区人们的主食,但成分和一般的面包不同。它由多种谷物制成,包括小麦、黑麦和大麦;每种成分都含有多种营养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消化,而且升糖指数较低。
7、 减少糖的食用量
长寿区的居民食用糖的量只有现代人的1/5,他们通常每周只吃2~3次饼干、糖果和烘烤食品。百岁老人一般只在喝茶时放点蜂蜜,或是在庆祝场合吃少许甜点。
8 、每天吃两把坚果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不食用坚果的人相比,食用坚果的人其死亡率会低20%。其他研究表明,含有坚果的饮食能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20%,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9、 增加水的摄入量
每天要保证喝七杯水,体内水分充足能降低血液凝块的风险。
10、 喝酒只喝红葡萄酒
长寿区域的居民每天会饮1~3杯葡萄酒,后者有助于人体系统吸收植物性抗氧化剂,少量饮用可以减轻压力,促进整体健康。
11 、常喝绿茶和咖啡
绿茶有抗炎特性,饮用绿茶能降低人们患上心脏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还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的人,其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的发病率较低。
12、 多种食物搭配吃
如果担心无法从植物食物中获取充足的蛋白质,解决办法是把豆类、谷物、坚果和蔬菜搭配起来食用,它们联合起来能提供人体无法合成的所有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