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积极尝试,医疗资源才能更好盘活
最近,深圳探索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的实施方案被撤回,引发广泛关注。
其实,早在4年前,原卫生部已经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深圳的步子比较“猛”: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只需网上备案,无需医院批准;医生的执业地点数量无“上限”。
既然是试水,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该“回缩”要“回缩”;但是,医生多点执业的改革不能停歇。
允许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从医疗体制的宏观角度看,能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等分布;从医生发展的微观角度讲,可以提高薪酬增加收入。
虽然对国家、对医生效用明显,但是多点执业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医院缺乏驱动力是难点之一:我的医生跑到别处看病,对我有什么好?
医院的积极性如何鼓励,应该在改革中予以考虑。毕竟,规范的多点执业,优过私下的四处走穴。
实际上,一旦医生真正流动起来,大医院会增加更多延揽优秀人才的机会,不仅对外“献血”,也能对内“输血”。医院应在管理上加以改革,精确绩效考核,每位医生一周出诊几天、手术几台都加以细化。在明确权利义务之后,本院的医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出去”,外院的医生也可以合理有序地“引进来”。
医疗主管部门也应该推动医院在管理模式和用人机制上进行改革,对有利于实现医生自由多点执业的探索加以引导和鼓励,甚至可与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
任何改革都需要尝试,多点执业也不例外,如果迟迟不动,体制弊端就永远不会剔出,只有积极尝试,医生才能真正流动,医疗资源才能更好盘活,医疗生产力才能更充分释放。
- 上一篇:天津提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思路
- 下一篇:农民省外定点医院住院可即时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