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刘姗姗 阮喆)因为与妈妈血型不合,宝宝出生后就患上了严重的溶血症,需要全身换血。目前,经过成功换血治疗后,宝宝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两天前,38岁的王女士刚刚产下一子,本应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一家人发现,孩子出生后皮肤越来越黄,吃奶反应也不好,家人觉得不对劲,赶紧将宝宝转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医生检查发现,宝宝全身皮肤发黄,有新生儿黄疸症状,结合王女士O型RH阳性血的情况,初步诊断患儿可能患有严重溶血病。
由于情况紧急,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一边与王女士及家属沟通病情,一边进行换血前的准备,联系输血科紧急配血。征得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立即开始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用患儿全部血容量2倍的血,将其全身血液进行置换,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以减轻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王女士不解,宝宝刚刚出生才一天,怎么会得溶血症呢?新生儿科主任姜红解释,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与母亲的血型有很大关系,如果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血型为A型或B型,则母子存在ABO血型不合基础,20%的孩子可发生溶血病。在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由于O型血孕母所产生的抗A或抗B免疫抗体为IgG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而引起胎儿红细胞凝集溶解,从而导致血胆红素迅速上升,部分患儿可出现严重的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故称本病为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
新生儿溶血症有哪些症状?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1、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2、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3、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4、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5、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6、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