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惋惜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61岁的上海王老伯在与小16岁的任芳结婚当天,突发脑梗住院。自那以后,王老伯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至2019年最终完全瘫痪。这段看似甜蜜的婚姻,因突如其来的疾病而变得令人心痛。那么,脑梗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脑梗?
脑梗,医学上叫做“脑梗死”,是一种由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疾病。当脑部的某个部位血管发生堵塞或狭窄时,导致血液无法流向该区域,脑细胞因为缺氧和缺血而受损,严重时可能导致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脑梗死通常会突然发生,且症状随着受影响的脑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脑梗的类型
脑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缺血性脑梗死:这是最常见的脑梗类型,约占脑梗死的80%。这种类型的脑梗是由于血管堵塞或狭窄,血液无法正常供应到脑部,导致脑细胞死亡。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心脏病等。
栓塞性脑梗死:通常由心脏或大血管中形成的血栓或栓塞物进入脑部血管,导致脑部血流突然中断。
小血管脑梗死:这类脑梗发生在脑部的小血管中,通常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造成的小血管病变。
脑梗的症状
脑梗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发生在急性期,可能包括:
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通常是身体一侧发生,可能伴随嘴角下垂。
语言障碍:出现说话困难、言语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的语言。
视力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只眼睛或双眼视力模糊或丧失。
剧烈头痛:尤其是伴随着其他症状,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平衡失调或协调问题:如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
昏迷或意识丧失:严重的脑梗可能会导致昏迷。
如果遇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脑梗的治疗和恢复依赖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脑梗的危险因素
脑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变厚,进而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脂肪血症会导致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增加脑梗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当,容易导致血管受损,增加脑梗的发生率。
吸烟和酗酒:长期吸烟和酗酒会破坏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
心脏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疾病等,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脑梗。
年龄和家族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的风险会增加。如果家族中有脑梗病史,自己患病的几率也更高。
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缺乏运动,饮食过于油腻、盐分过高也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风险。
脑梗的治疗与预防
急性期治疗:在脑梗发作后,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溶栓治疗能够帮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但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通常要求在发病后的3至4.5小时内进行。
康复治疗:脑梗发生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恢复受损的功能。
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定期检查身体。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定期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保持良好的体重。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应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