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名26岁的外卖员因连续在高温下工作,出汗过多导致身体严重失衡,一天湿透6身衣服后出现肢体无力、心慌、手抖,甚至无法行走,最终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血钾水平仅有“1点多”,远低于正常值,心率严重紊乱。医生表示,这是因为长时间大量出汗,钾离子流失严重,若不及时补救,后果可能是猝死。
这个案例敲响了夏季高温作业人群健康的警钟,特别是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他们在高温下日晒雨淋、汗流浃背,如果不重视电解质的补充,随时都有健康“亮红灯”的风险。
为什么大量出汗后会出事?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在炎热环境中,身体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但汗水不仅仅是“水”,里面还含有钠、钾、钙、镁等多种电解质,特别是钾,它在维持心脏节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人体连续出汗太多时,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这些电解质,就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后果就是低钾血症,一旦钾离子大量流失,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低钾会有哪些症状?
血钾过低,身体可能会发出这些“求救信号”:
肢体无力、手脚发软:走路像踩在棉花上。
心慌、心跳不稳:感觉心脏“砰砰跳”或者有漏跳的感觉。
手抖、肌肉抽搐:拿不稳东西,甚至肌肉莫名抽动。
极度疲劳、无法行走:像这位外卖员一样,最后连走路都困难。
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扛一扛就过去”。
喝水不等于补电解质!
很多人以为出汗多了只要多喝水就没事了,但事实上,光喝白水并不能补充流失的钾和其他电解质。相反,如果只大量喝白水还可能进一步稀释体内电解质浓度,反而加重低钾的风险。
医生建议,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注意:
适量饮用淡盐水:盐水中含钠,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不能太咸,每500毫升水加1~2克食盐即可。
多吃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西红柿、土豆、菠菜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
口服补液盐也是不错选择:药店常见的口服补液盐可以更精准地补充钠、钾等电解质,尤其适合重度出汗者。
哪些人群最该警惕?
户外工作者:如外卖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交警等,他们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是高危人群。
高温厨房作业者:餐馆后厨、面点师傅等常年在热环境中劳作,也容易忽视汗水带走的电解质。
老年人、儿童:这两个群体对缺钾的耐受性差,出现症状往往更快更重。
运动强度大的人:比如跑步、骑行、打球等,在大量流汗后也要警惕低钾问题。
出现症状怎么办?
如果在高温天气中出现了头晕、心慌、手抖、极度疲惫等异常感觉,不要硬撑,更不要继续工作,应立即:
停止活动,寻找阴凉处休息。
及时补充电解质,如淡盐水、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
尽快就医,尤其是当出现无法行走、心跳异常等严重症状时,要立即前往医院做血钾检查和心电图,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医生提醒:小问题背后可能藏着大风险
这位外卖员的经历虽然令人痛心,但也起到了警示作用——高温不是“晒一晒”那么简单,出汗不仅仅是湿透衣服那么轻松,电解质的平衡关系到生命安全。
尤其是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群,一定要增强补水补电解质的意识,别拿生命冒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要加强员工健康防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天气越来越热,外卖员、快递员们在烈日下奔波,是这个社会最辛苦、最值得尊重的群体之一。希望每一位在酷暑中工作的朋友都能保护好自己,不是硬扛才叫坚强,懂得防护才是真正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