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叫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西京消化病医院副院长吴开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结肠癌和肠息肉关系密切,因为结肠息肉多数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部位,而结肠癌恰恰也长在此部位。
从病理学的角度出发,息肉的类型主要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根据不同类型,肠息肉的癌变率从3%~30%不等,大多数的结肠癌都是从肠息肉转变过来的。”吴开春说,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较高。
肠息肉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等器械检查。
肠息肉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及时治疗能使结肠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吴开春指出,以下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的人。此外,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
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50岁开始,就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
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减少久坐,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及粗纤维的食物,每天运动半小时,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有助于改变肠道细胞生长,每天晒10分钟太阳有助防癌变。
- 上一篇:预防膀胱癌有2点 一定不能憋尿
- 下一篇:长筒靴容易穿出静脉炎 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