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属心血管病引发猝死的高峰期。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张大东教授解释,由于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受冷空气刺激,血管会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从而促使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复发。
张大东表示,一般血管狭窄50%时并没有明显的状况,但是冬天血管收缩的时候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症状。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头部、颈部和手部的保暖尤为重要,因冬季人体散热最多的部位是头部,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
对高血压病人来说,寒冷使血管收缩得更为厉害,血流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血压也更易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高血压人群冬季保暖显得非常重要,应避免身处温差大的环境,保证头、颈部的暖和。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冬季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同时,寒冷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专家给出了几项预防建议,首先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在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规律生活。但也不要因为怕冷就整天闷在家里,应适当活动;其次,平衡饮食。冬季人们的食欲都比较好,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饮食质量,控制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第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第四,注意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最后,按时服药。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时服药。
心脏健康与否和情绪有关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受神经因素的调控。喜、怒、哀、乐、惊、恐、悲,这七情的调剂失控均可经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神经功能及内分泌激素释放失衡,导致心律失常。有人对正在暴怒者的心脏进行过测试,发现这时心跳急剧加快,有的还变得不规律。心脏不太健康者在暴怒之时骤然停跳送了性命的报道并不少见。由此可见,人在情绪极度兴奋时,对心脏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如此,任何恶劣的情绪,如极度或持续性紧张、苦闷或焦虑、悲痛、忧愁等,均会危及心脏的健康。这些恶劣情绪如果长期出现或反复发生,常成为心律失常或引起心脏病发作的诱因。
在一个人能够耐受的范围内,承受的压力越大,成长的速度越快。当压力超过耐受范围,不能放松下来,甚至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持续的应激反应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这样的伤害日积月累就会对血管的内皮功能产生损害。张大东解释,血管最里面的一层是内皮,就像贴在墙上的墙纸一样,持续压力下内皮细胞就开始消亡,脱下一小片;脱下以后就露出“墙面”,血小板覆盖在斑驳的“墙面”上聚集成了血栓。因而,为了自己的健康,也要让自己心情愉悦。
当人们心情舒畅、笑口常开时,心脏的功能会处在稳定状态,心血管调节系统的功能活动也变得更协调,从而有利于心脏健康。心律失常患者应正确对待疾病,心胸开阔,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此外,可适当地进行一些锻炼,如养鱼、种花、散步、练太极拳、做保健操等。
药物调整要由医生来衡定
由于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由心血管完全堵塞造成的心肌梗死事件在冬季明显增多,尤其是清晨时分诱发的几率大大增加。高血压病人清晨高峰值的血压,极易触发斑块破裂,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有些患者估计到了这种危险,自行在冬季加重药量,以期得到更好的控制。“我们不主张双倍用药。药物的调整是依据患者疾病控制的情况而来,如果夏天吃一颗药可以控制,到了冬天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要请医生重新调整治疗药物,但绝不是双倍用药。调整后,可能是药物剂量和配比有所变化,也有可能是同时服用两种不同机理的降压药,来达到相互弥补的效果等等。总之,具体的药物调整一定要由医生来衡定。”张大东说道。
作为基础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病情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那些身体已经发出危险信号的病人。气温的降低、寒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触发危险因素,诱发器官病变,加重病情。因此,冬天一定要更加注意,而很多患者发病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还以为是偶然的触发因素所造成,其实疾患已经潜伏了很久。稍有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的随访工作,安全过冬。
延伸阅读:十二种食物暖身又暖心
在寒冷的日子里,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食物,然后整个人都暖暖的。哪些食物是既暖心又暖身的呢?
1、红葡萄酒
美味的红葡萄酒不仅可以保护心脏,预防癌症,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功效哦。另外,红葡萄酒也是一大暖身食品。因为红葡萄酒本身就是酒,而酒就有活血暖身的作用,而且红酒中丰富的葡萄多酚具有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所以喝葡萄酒可以改善,暖和腰肾,加速新陈代谢。在睡觉前喝一小杯红酒,有助于睡眠,舒缓身体压力。
2、羊肉
在寒冷的季节,羊肉是很多MM的理想肉类。因为吃羊肉促进了血液循环,能有效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同时还能加快体内脂肪的燃烧代谢。
气血不足的人多吃羊肉,可养气血、御寒气、健体魄。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羊肉性热,多适宜在冬季作御寒暖胃菜肴,暑热天或发热病人都应慎食羊肉,还有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羊肉。
3、红茶
大家都知道,红茶能泡出给人温暖感觉的红色红汤,但那红色并不是它与生俱来的哦。是在经过发酵烘制,茶叶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变成红色氧化物。
红茶性温和,味道醇厚,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在搭配上,红茶和姜算是老搭档了。在红茶里加点姜,两种暖身食品强强联合,和胃暖身的效果十分显著。
4、红薯
红薯性味甘平,有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并有一定医疗价值,有“营养最平衡”食品之称。
红薯营养较丰富,其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多种营养素。天冷时,喝一碗刚出锅的红薯粥或吃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都有助于抵抗寒冷。
5、辣椒
辣椒能活畅人全身的血管,加大血液循环,增大细胞氧气和营养的补给,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细胞的生命力,帮助人体抗寒抗潮,防动脉硬化,增强免疫力,是生命健康天然动力。
吃辣椒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辣椒对生命健康的护养效果不亚于身体运动。如果身体运动量不足,可以通过吃辣椒加以补充,血液流畅,健康有保障。需要提醒的是,吃辣也应该有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6、生姜
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按中医理论,生姜具有解毒、利胆、消炎、袪寒去湿活血、暖胃、止呕、消水肿、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
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生姜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此外,生姜具有生热暖身的功效,怕冷的人可以多喝生姜茶。
7、黑豆
黑豆富含铁和铜等矿物质,其中的抗氧化物含量高于其他豆类。营养专家表示,喝黑豆汤有助肌肉获得更多血氧,可以活血补虚,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此外,黑豆还有很好的养生效果。黑豆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且黑豆的纤维质含量高,可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而且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8、红豆
红豆,因皮层为红色而得名,营养价值很高,与高丽参有相同药效。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尼克酸等成分。
红豆有补肾益精,活血润肤的功效。红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其粗纤维物质丰富,临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同时红豆还有暖身的作用,让你冬天手脚不再寒冷。
9、韭菜
韭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维生素C、纤维素及钙、磷、铁、钾等成分,以及挥发性精油、苷类和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有兴奋、散瘀、活血、止血、补中、助肝、通络等功效,同时也保证了韭菜的“暖身”效果。
中医认为,韭菜为温暖腹脏的食品,适于寒性怕冷、肾阳虚弱者;妇女月经迟来及产后腹部虚寒者,可以适当补充;不过,有扁桃腺炎、鼻蓄脓和中耳炎的人不应吃韭菜。
10、核桃
核桃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核桃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
除了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外,它也是健脑、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还可以活血,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
11、大枣
民间有“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之说。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活血暖身等功效。
大枣富含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
中医认为,大枣为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的良品。不过,痰浊偏盛,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
12、红参
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健脾补肺、益气活血、生津安神的功效。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凡出现经常怕冷、手脚不暖、眩晕倦怠、四肢乏力、易疲劳、气短喘促、时感胃中寒冷等症状,都可选用红参进补。
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的特定,因此红参是气血不足且偏阳虚者的补益佳品。但由于红参十分滋补,容易上火,不宜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