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250强”榜单在11月25日厦门会议中心举办的“地市级医院规划与战略”论坛上发布,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兴琳在宣布榜单时指出,“扩容增量”和“挂牌联网”为地市级医院的主要发展方向。
继成功发布两届(2010、2011)“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榜单后,今年艾力彼正式推出地级城市医院排名榜。经过近一年的筛选、核实和评比,对符合资质的1196家地级城市医院的初筛,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对3个维度12个指标的评比,筛选出250家综合竞争力领先医院,再对此进行TOPSIS的定量评分,并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法对竞争维度分值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得出2011“中国地级医院·竞争力”100/250强排行榜榜单(榜单及分析详见: http://news.99.com.cn/yiyuan/20121127/315464.htm )。
“地市级医院规划与战略”论坛,吸引了包括有地级城市医院的院长和关注地市级医院发展的官员、学者和管理专家的参加,福建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发进担任了论坛主席,由四川大学教授、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赵鲁平主持。
地级城市医院定义:是指设立于地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的医院。包括市卫生局管辖的医院和位于地级城市辖区内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但不包括部队医院和位于省会城市的医院。
排名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第一是地级市/盟/州/地区卫生局直接管辖的综合性医院(含中医院),第二是位于地级市/盟/州/地区的大学附属医院,以上都不包括位于省会城市的医院。
夹在中间的地级城市医院,“扩容增量”和“挂牌联网”为主要发展方向
研究人员介绍说,从整体的现状来看,地级城市医院夹在中间,上有技术和资源雄厚的省级医院,下有新医改中国家大力扶持的县级医院,同城中又有多家同级医院相互竞争。在区域协同中,许多县级医院直接与省部级大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使地级医院处于泡沫化、边缘化和空虚化的风险,大多显现出夹心层的尴尬和无奈。
面临的挑战差别较大。从竞争力排名的研究来看,主要呈现“东强西弱,一城多院”的竞争态势。例如,东部11个省有71家入围百强;中部8省入围21家;西部11省仅入围8家。东、中、西平均每省的入围医院为6.45家、2.63家、0.72家。
此外,在三大经济区中,维度一:医院规模的4个指标,除年门诊量外,其他指标差别不大。年门诊量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东部远高于中西部的医院;维度二:医疗技术三个经济区无明显差别;维度三,经济运行差别大。在排行榜中,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又优于西部。由此可见,门诊量大小和经济运行的优劣,在本次竞争力排名中差别显著。但对于地级城市医院而言,更大的挑战应该来自于“一城多院”,如本次大连、苏州、深圳和徐州都分别有三家医院入围百强。
与县级医院一家独大不同的是,地级城市内同级医院多,相互间差异不大。如中部地区的某地级城市市区内,三级医院就有12家,所以同城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打造医院的差异化品牌?是考验院长品牌战略和运营管理的大挑战。
医院竞争力排名发布 2011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排名
较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主要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规模效益——“扩容增量”;另种是名片效益——“挂牌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