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朔州市的平鲁区,最让当地百姓头疼的是教育和看病。“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得去外边,去朔州、太原、北京等。”偌大的平鲁区难道没有像样的公立医院?“平鲁区人民医院倒是公立的,可院长走马灯式地换,设备还是那个设备,医术不见长进,医院依旧是那个没人去的医院。”当地百姓抱怨。
2009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山西公立医院改革的“试验田”。当年10月,平鲁区政府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签订“管办分离”的合作协议,由区政府出资建医院、买设备、发工资,山西省人民医院派院长、管医院、分收益,此种“大手牵小手”的“平鲁医改模式”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而经一年多的改革推行,平鲁区人民医院院长(原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张燕忠坦言,“平鲁区人民医院的改革,及格容易高分难。”
0分到60分,重获百姓信任是关键
2009年11月,山西省卫生厅质量万里行专家组到平鲁医院检查工作,最后给了刺眼的0分。“医疗设备陈旧、规章制度空白;医院里缺水断电,正常的工作都难以开展。更吃惊的是病人来看病却找不到医生。一个区政府医院‘门可罗雀’,0分也不冤。”张燕忠说。
面对这个“烂摊子”,张燕忠也只能从零开始,“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首先要从医疗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重塑形象,重建百姓对医院的信任。”
平鲁区政府也为表合作诚意,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2010年下旬平鲁区人民医院搬进了“新家”,当地政府按照需求,购置了CT、B超、X光机等一批必备设备。
张燕忠凭借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工作经验,先明确各人职责,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核心制度,恢复科主任负责制下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和辅助科室24小时值班制;成立新科室,对重点部门(主要包括院感,急诊科 儿科,手术室 消毒供应中心等)进行监测;招兵买马填补空缺岗位。
“原来医院就没有重症监护室(ICU),张院长来了之后才成立的。我在这里当了十几年护士,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去了省人民医院学习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孤陋寡闻。”平鲁区人民医院ICU护士长高秀梅说,“经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也有了管理和服务的意识。”
因培训受益的不止高秀梅一个,张燕忠先后将医院三分之二的医务人员送去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也先后请来近50名专家来这里坐诊,讲学、查房、带教、举办学术活动共计56次。
“去年我们遇到两起比较大的突发事故,救护车、护士、医生,大家配合的都特别好,每个人都有了责任感,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后还有病人送来锦旗、感谢信,很有成就感。”高秀梅说。
不仅协作意识提高了,骨外科主任张秉宏说,“遇到有难度的手术,我们就请求省人民医院远程协助,有他们做技术支持,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
专业技能的提高、业余生活的丰富,这些变化都让医务人员重整士气,来看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病人对这里的评价也高了。
“以前也来这里住过院,床上的铺盖黑乎乎的,有时还得自带床褥。”看病的人说。
60分到80分,改革“深水区”阻力更大
比起0分到60分的提升,升到80分更显艰难、面临的阻力更大。
“及格”后的平鲁区人民医院让张燕忠又喜又忧,喜的是医院运作步入正轨,大家的积极性也都被调动起来了;忧的是随医院改革的逐渐深入,困难也越来越大。
“单兵作战”是平鲁区人民医院改革之前独有的看病模式。“患者来看病,碰到谁,就是谁的病人,别人不能插手。”这里的一位医生向记者介绍。这种模式导致医生没有不敢治的病,开药只开贵的,“卖”病人“蔚然成风”,本院即使能治也要将病人“卖”到有某种“默契”的其他医院,“因为把病人卖出去后赚的钱比自己看病赚到得还要多”。
张燕忠担任院长后,首先废除“单兵种”的核算方式,建立新的绩效分配方案,医院也专为此开过三次会议,还特意在医院醒目位置挂出“敬告患者”,明确提出“我院严禁医务人员向外介绍病人(正常转院的除外)……欢迎举报”。
“按劳取酬,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当然是赞同的。但十几年的习惯让部分员工没有竞争意识,“为什么我们同样上班,他却拿那么高的工资?”
这样的质问让张燕忠很苦恼,“因为这项改革不仅牵扯到他们的利益,也涉及对思想和理念的改造,这也恰恰是最难的。”
此外,也有人担心,“单兵种”的废除切断了外部某些医院的财源,“绩效制度能不能坚持下去?”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张燕忠告诉记者,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一个月,有人因为对绩效分配有意见冲进了院务会;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停在医院的救护车车窗又被人砸碎了,“《敬告患者》挂出来以后也被撕掉过多次。”
而让张燕忠头疼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短缺。
据介绍,在医院没有改革之前,平鲁区人民医院在册职工224个,注册医师74人,其中主任医师空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生50名,住院医师21人,未取得职业资格证的19人。40岁以上具有本科第一学历的医师仅有2人,其余多数为大专或中专,甚至护改医。而且近10年没有专业论文发表,没有外派人员学习进修,职称晋升基本停止,所有临床科室主任中无一人具有高级职称。
在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后,张燕忠鼓励大家多学习多研究,“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已经有近10篇论文发表,其中还有1篇国家级论文”。但这也解决不了平鲁区人民医院即将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医院近10年没有招过人,原有的医生年龄偏大,新招的人年龄又偏小,中间力量面临断层。”张燕忠说,“我们只能通过公开招聘,尽量给出好的条件来吸引人才。”
在当地人事部门的配合下,医院去年一次性招聘了22名护理人员,今年,又引进了两名硕士研究生和两名成熟的影像学专业人才。
满分,需要一起坚持
当问及是否对改革现状满意时,这里的医务人员也都满脸笑容,“当然好啊,病人比原来多说明对我们信任了,而且有赚钱也多,自己技术在逐步提高。”高秀梅说。
平鲁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白守龙说,“我在这里上班40多年,院长也换了十几届,但都没有什么变化,张院长是原来山西省人民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专业了解的多,他知道业务开展最需要什么,所以改革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但他们同时也在担心,一直以来平鲁区人民医院院长更换频繁,而这次与省人民医院的合作协议是3年,现在还剩一年半,到时候张燕忠还能不能继续担任院长?他所进行的改革能不能坚持下去?
这些答案都是未知,张燕忠说:“我能做的就是在职期间,把关系理顺,改变他们以往错误的旧思想,让医院的各方面运营都有章可循,这样不管是谁来担任院长,平鲁区人民医院都会越来越好,‘平鲁模式’也会成为典型。”
现在,平鲁区人民医院的上上下下都在为今年9月份的升“二甲”努力,张燕忠对记者表示,希望当地政府可以派一个工作组进驻医院,帮助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医改工作以及“二甲”评审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