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5岁的小莉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幸福地拥着爸爸妈妈向医生告别。很难想像,7天前来到医院寻求帮助的她,胸部扎入了3根钢针!其中一根已直接扎入心脏,并导致心包积血和双侧胸腔积液!
“右侧下胸壁、左侧乳腺区及右心室上部区金属异物影”,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魏来副教授第一次接触患者看到的外院CT报告结果。2个月前,小莉自行将三根钢针扎入胸部;2周前,偶有的胸闷症状没被她当回事。直到7天前,她的胸闷加重,并伴有剧烈胸痛,家里人问明情况慌了神。在外院就诊做完检查后,最终决定到中山医院寻求帮助。
遇到这种病人,通常的手术方式是正中锯开胸骨,充分暴露心脏。如仍无法找到异物,只能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切开心脏寻找。“医生,她还是个孩子,求您救救她!”小莉妈妈一说起女儿就红了眼眶。考虑到小莉是年轻女孩,家人也一再恳求,魏来决定采取微创方式取出钢针,在减少患者损伤的同时,避免在胸部留下巨大伤疤。
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病史和检查资料,医生发现,位于右侧下胸壁、左侧乳腺区的两根钢针因为位置表浅,未伤及脏器,较易取出;但是引起小莉剧烈胸痛、已对其生命造成威胁的第三根钢针,已经完全没入心肌,想要微创取出,难度非常高。
为了获得最直接、最简短的手术进入路径,就必须做到术前精准定位。中山医院心外科与影像科既往曾多次合作,开展了微创瓣膜手术和微创搭桥手术的切口定位研究,积累了大量经验。12月12日上午,影像科杨姗医生和杨雪医生加急完成了病人的心脏CT三维重建,发现那根致命的缝衣针约4cm长,从左侧第三肋间隙(距离胸骨左缘5厘米)斜向刺入心脏,针尖已穿透右心室到达室间隔,针尾也几乎完全没入心脏。超声科刘利民副主任医师也准确探查到了位于左右乳房的两根针并做好标记。经过术前充分论证,12月13日一早,小莉被送进了心外科手术室。
为了应对术中找针困难的可能性,手术被安排在具备X线透视条件的杂交手术室进行。在术中B超引导下,左右乳房内的两根针首先被顺利取出。接下来,魏来副教授在患者左胸第三肋间切开一个5cm的微创切口,发现胸壁与心包已紧密粘连。仔细分离粘连后将心包切开,约200ml积血喷涌而出。吸尽心包内积血,发现搏动的右心室已被针划开一个约1cm长的裂口,还在不停渗血,但已完全看不见针尾。通过手指仔细探查,幸运的是可以触摸到裂口下方的金属异物。再用血管钳稍稍分开裂口,针尾赫然在目。接下来拔针,修补心脏裂口一气呵成,小莉得救了。手术后第二天,小莉已完全恢复了原有的精神状态,疼痛不适等症状消失。
考虑到小莉的自残行为可能伴有的心理问题,魏来邀请医院心理医学科叶尘宇副主任医师会诊,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和术后心理帮助,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据叶尘宇介绍,像小莉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思维简单,情绪不稳定,行为鲁莽冲动,又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医生提醒家长,关爱孩子,更要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遇到困惑,应及时向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咨询和寻求帮助。
延伸阅读:青少年为何会出现自残行为
1.特殊的家庭环境
自残行为的产生与孩提时期特殊家庭环境有关,不少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或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或不是由双亲带大,或幼儿时受到百般溺爱后来却管束极严,或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孩子实际承受能力等。这些孩子很难养成保持自我价值观、承受强大不良影响、保持和他人交流这三种重要的自我承受能力。因为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很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把回避问题作为自己处事的方式。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
2.性格与心理特征
(1)对别人的拒绝和批评非常敏感
(2)长期生气,对自己强烈地不满
(3)做事往往情绪化,容易冲动,缺乏对冲动的控制
(4)情绪压抑
(5)有很强的好胜心,但常常压抑这种感觉
(6)自卑,对生活没有信心
(7)难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8)长期处于焦虑之中
(9)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眼前的一切
(10)在应对心理压力时往往压抑自己的愤怒,通常不能计划自己的未来,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存在叙述障碍,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我的情感
3.大脑多巴胺含量的缺乏
自残者往往极易生气、冲动、焦虑、好斗。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他们大脑中多巴胺含量较少有关。一些容易发怒的人,如果大脑多巴胺含量正常,他们会向外发泄自己的愤怒,而含量较少的人则会通过自残或自杀行为把心中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这表明自残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并可能受基因遗传的影响。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
4.模仿
(1)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在看到或听到好朋友有自残行为后,他会学着这样做。例如有的学生就是模仿别人在手臂上刻上某个名字
(2)通过媒体来模仿他人的自残行为
(3)预防青少年自残和自杀的教育活动,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使他们觉得自残或自杀是很常见的,是应对压力的正常反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选择。因此,在进行预防青少年自残和自杀的活动中必须谨慎周密地计划、实施。
5.潜在心理疾病
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可能正在遭受着急性或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创伤后应激 反应、解离性疾患、饮食失调症、恐惧症、强迫症、双极性精神失调症、冲动控制障碍等。在遇到紧急情感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反应消极、冲动行事,继而进行自我伤害。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残?
很重要的就是要减轻孩子的各种压力。超负荷的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名校名次,都会对孩子的正常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形成青少年的“亚健康”状态。另外,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帮助其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化解因外在原因导致孩子对自我评价过低而造成的不良心理暗示。
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情绪低郁的时候,要多陪伴孩子,多用生活中阳光积极的一面来影响孩子。要避免孩子接触社会上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信息容易对孩子形成暗示性或者诱导性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特征就是忧郁情绪的弥漫性存在,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预防孩子发展成为忧郁症。如果发现孩子有忧郁症的倾向,建议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的心理科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运用专业诊断,发现孩子疾病的程度,同时医生可以辅助开具抗忧郁的药物,帮助治疗孩子,无疑对防止自杀或者忧郁症的进一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家长切勿讳疾忌医,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