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进入较快上升期,多数省份达到中流行水平,个别省份甚至达到高流行水平。随着流感高发季的到来,北京、辽宁、陕西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流感疫苗接种预约激增甚至满员的现象。疫苗接种作为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重视。
认识当前主要流行毒株:甲型H3N2
甲型H3N2流感是本流行季的主要流行毒株,其症状相较于普通感冒更为严重。感染者通常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并伴有剧烈的全身肌肉酸痛、头痛和显著乏力。呼吸道症状也较为突出,表现为剧烈咳嗽、咽痛和胸闷等。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在空气中扩散,在1米范围内被他人吸入即可造成感染。此外,接触传播也是重要途径,病毒可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2-8小时,通过接触污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而感染。
这些人群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老年人群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流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感染流感后更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
婴幼儿和学龄儿童
6个月至5岁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儿童在集体环境中活动频繁,相互接触密切,更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儿童健康,还能减少病毒在社区的传播。
慢性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这些基础疾病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而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特定职业人群
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托幼机构教师等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身健康,也能避免将病毒传播给服务对象。
孕妇
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保护孕妇免受感染,还能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为新生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科学预防甲型H3N2流感的综合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疫苗注射后约需2周时间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在流感高发季前完成接种。即使已经进入流行期,接种疫苗仍能提供保护。
加强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
做好重点场所防护
学校、办公场所等集体单位要加强通风消毒,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流感样症状者应及时隔离,不提倡带病上班上学,防止疫情扩散。
及早就医治疗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是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立即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用药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结语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疫情,我们既要提高防范意识,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这三道防线缺一不可。特别提醒重点人群更要重视疫苗接种,这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最佳选择。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平安度过这个流感高发季节。
本文仅为健康科普,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