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阳发生了一起悲剧,37岁的快递员因在高温天气下持续工作,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事发当天气温接近40℃,快递员在没有充分休息和补充水分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导致了这一不幸的结果。本文将科普热射病的相关知识,并提醒大家如何预防。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也被称为热衰竭或热中暑,是一种由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严重身体反应。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失调,身体无法及时排出过多的热量,导致体温过高,甚至危及生命。
热射病的原因是什么?
热射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且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以下是一些常见诱因:
高温天气:气温过高,特别是高温天气下,身体需要通过出汗来降温。如果环境过于闷热且没有足够的空气流通,汗水无法蒸发,导致体内温度急剧升高。
过度体力劳动:在高温环境中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快递员、建筑工人等,容易导致身体过度劳累,耗费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增加中暑的风险。
缺乏水分补充: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会导致体内水盐失衡,进一步加剧热射病的发生。
热射病的症状有哪些?
热射病的症状发展迅速,初期可能表现为以下一些不适:
头痛、头晕:由于大脑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恶心、呕吐:过度高温导致身体负担过重,胃肠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出汗异常:体温过高时,初期可能会大量出汗,但随着体内水分流失,出现不再出汗的现象。
体温升高:体温可能急剧升高,超过40℃。此时,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急需处理。
意识模糊、昏迷:随着体温进一步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昏迷等严重症状。
热射病的危害有多大?
热射病是一种急症,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以下严重后果:
器官损害:体内温度过高会导致多脏器衰竭,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
脑损伤:长期高温可造成大脑受损,严重者可能导致脑水肿、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死亡风险:若热射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体温持续升高可能引发死亡,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中,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如何预防热射病?
预防热射病最关键的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并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休息和水分补充:尤其是高温天气下,工作时要及时休息,并确保补充充足的水分。推荐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只喝清水。
穿着适宜: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厚或不透气的衣物,帮助身体更好地散热。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气温最热的时间段(如中午至下午3点)外出活动。若必须外出,应佩戴遮阳物品,如太阳帽、遮阳伞等。
避免过度劳累:高温环境下,尤其是长时间工作时,要适当减少工作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暑能力。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症状加重。
热射病应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热射病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急救:
迅速移至阴凉处: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降温:可用冷水、冰袋或湿毛巾对患者进行降温,帮助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补充水分:若患者能够清醒,给予少量清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出现昏迷、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专业救治。
高温天气下,尤其是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下的工作者,需特别注意防范热射病的发生。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充足的水分补充和适当的穿着,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