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1120”这个日期的深层含义,正是为了普及“出现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把握黄金120分钟救治时间”这两个核心救命理念。了解并践行它,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己或亲人的生命。
一、 核心解答:心梗发作时,最关键的两个“120”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被血栓等物质突然堵塞,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的危急重症。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两个“120”是整个心梗救治链条的基石。
第一个“120”:一旦怀疑心梗,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这是最快速、最安全的送医方式。切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开车或打车去医院更快。因为120急救车上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可以在路上就开始初步诊断和治疗(如心电图监测、吸氧、用药等),并能提前与医院对接,启动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自行驾车途中若病情加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个“120”:指从发病到有效开通血管的黄金时间窗是120分钟。 理想状态下,应在120分钟内完成堵塞血管的再通治疗(主要是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即放支架)。越早打通血管,坏死的心肌就越少,患者未来的心功能恢复就越好,发生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越低。每延迟一分钟,都意味着更多心肌细胞的永久性死亡。
二、 拓展科普:识别隐匿的“心脏警报”,这些症状别忽视
并非所有心梗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突然捂住胸口痛苦倒地。很多心梗,尤其是女性和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并不典型,极易被忽略或误诊。
•典型症状: 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的剧烈疼痛,常伴有胸闷、窒息感,疼痛可能向左肩、左上肢、后背、颈部、下颌放射,持续超过15-2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完全缓解。
•不典型症状(需高度警惕):
•疼痛位置异常: 可能是牙痛、喉咙发紧、上腹痛(容易被误认为胃病)。
•非疼痛症状: 突然出现的恶心、呕吐、大量出冷汗、无法解释的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晕厥。
•“沉默型”心梗: 尤其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可能仅感轻微不适,极易漏诊。
关键提示: 只要出现无法用常见原因解释的严重不适,尤其是伴随虚脱、出汗、气短时,都应首先怀疑心脏问题,立即就医。
三、 预防与准备:构筑心脏健康的“防火墙”
救治是不得已的最后防线,主动预防和做好准备才是上策。
1.管理高危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坚持适度运动;饮食均衡,低盐低脂;学会管理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2.家中常备急救药物: 有冠心病史或高危人群,应遵医嘱备好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在等待急救车时,若条件允许,可按说明书使用,但需注意,如果血压过低则不宜使用硝酸甘油。最重要的一步始终是拨打120。
3.学习基础急救技能: 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当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的危急情况时,身边人的及时施救是创造生还奇迹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 上一篇:小雪节气意义是什么?体质虚寒者如何在此时加强保健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