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78岁的徐奶奶因夜间如厕摔倒被送急诊,医生抽血时发现血液黏稠如蜂蜜,血糖值高达82.73mmol/L(正常空腹<6.1mmol/L)。进一步检查显示,她同时出现乳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脏随时可能停跳,被紧急转入ICU抢救。家属透露,徐奶奶每天至少喝一瓶500ml可乐,且长期将汤圆、八宝饭等甜食当作主食。这场由高糖饮食引发的代谢危机,为所有人敲响健康警钟。
高糖饮食的三大危害:从胰岛素抵抗到器官损伤
血糖失控的恶性循环
长期大量摄入含糖饮料(如可乐)和精制碳水(如糯米制品),会导致胰腺持续超负荷分泌胰岛素。当胰岛素“疲劳”后,身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形成胰岛素抵抗。此时血液中葡萄糖堆积,血糖升高,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徐奶奶每日53克糖的摄入量(一瓶可乐),远超人体代谢极限,直接导致胰岛功能崩溃。
血管与神经的双重攻击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过量糖分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这种物质会堆积在神经末梢,导致手脚麻木、疼痛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徐奶奶血液黏稠度是常人数倍,正是血管受损的直接表现。
代谢系统的全面崩溃
当身体因胰岛素不足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时,会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在血液中积累会导致酸中毒,引发呼吸深快、恶心呕吐,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徐奶奶同时出现的乳酸性酸中毒,则与组织缺氧有关,二者叠加使病情急剧恶化。
预防血糖失控的三项核心措施
主食选择:粗细搭配控总量
将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主食替换为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其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
糯米制品(如汤圆、粽子)升糖指数高,需严格限量。例如,1个中等大小汤圆(约20克)相当于半碗米饭的热量,建议每日不超过3个。
土豆、山药等根茎类蔬菜含碳水化合物,食用时应替代部分主食,而非额外添加。
饮料选择:远离游离糖
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5%(约25克)。
最佳饮品为白开水、淡茶或无糖咖啡。若想增加风味,可加入柠檬片、薄荷叶或少量代糖(如赤藓糖醇)。
乳制品选择无糖酸奶或纯牛奶,避免风味酸奶中隐藏的添加糖。
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后者可反映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若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症状,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并配合饮食运动管理,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徐奶奶出院后,营养师为其制定了控糖食谱:早餐为水煮蛋+半根玉米+无糖豆浆,午餐是清蒸鱼+西兰花+杂粮饭,晚餐为豆腐虾仁汤+凉拌黄瓜。医生强调:“偶尔少量饮用可乐并非绝对禁忌,但健康饮食的核心是控制总量和频率。”这场生死考验证明:真正的“甜蜜生活”,需要以科学管理为前提。
- 上一篇:罕见血月要来了 2025血月在哪一天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