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的五年规划不同,在此次“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引入了“产业技术路线图”概念——由市科技局委托、市科技顾问团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首次启动技术路线图项目,集合省内外中医药领域知名学者、企业,为未来成都中医药产业如何现代化,“描摹”一张会说话的别样“图卷”。
产业规划 首次引入“技术路线图”概念
“随着科技变革的加速推进,‘变化总比计划快’,这似乎是产业规划中常常会遇到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了,我市首次引入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概念,将让产业规划‘计划超前于变化’。”昨日,在“成都市中医药现代化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第一次专家研讨会上,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告诉记者,此次头脑风暴集齐了我市顶尖专家智囊及企业高层,他们将敲定我市中成药产业优先研发领域、中成药产业市场需求因素,以及成都市中成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三大命题,进行立足成都、全球视野、贴近市场的分析决策,为我市科技“十二五”中医药现代化产业规划配上一双能看见未来的“眼睛”。
此次项目首席科学家市科技顾问团顾问、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教授告诉记者,项目分为临床、医学、产业企业三大组别,通过分析、票选、打分模式,确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等产业路线,预计今年9月,首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将最终出炉。
产业“嫁接” 发展健康产业有望纳入规划
前不久,经商务部批准,全国中药材价值指数发布平台放在了成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成为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风向标”。“以川芎、三木药材、川贝母等为代表的四川中药材,占据全国总量的70%,而来自成都的川药,又占据其中70%比例,这是成都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但是未来5年,成都必须寻求产业多元化,让中医药产业不在低附加值的原料供给中徘徊。”丁小斌告诉记者,在“十二五”中医药现代化的命题中,“保健与养生”将有望首次纳入我市产业规划,并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以温江、邛崃、都江堰等地为重点区域,进行集约集群发展。
眼下,市科技局正在与我市中医药企业对接,力争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商业模式上实现产业“嫁接”模式的突破,让提到中医药就是瓶瓶罐罐的概念得以改观。从“保健与养生”领域分析,研讨会专家分析,“王老吉”就是将传统中药应用于饮料领域的成功案例,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药精深加工的商业模式创新,会让成都崛起一大批兼具现代服务业功能的中医药产业新秀。
解决 中药“标准化”让川药价值链在高端行走
“2010版中国药典首次确定了中药饮片国家标准,这对中药饮片乃至整个中医药产业都将是一次整体提升。”昨日,项目企业专家顾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分会理事长江云分析,中药“标准化”问题,依然是困扰川药从低端原材料供给到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的一个瓶颈,眼下,全国首家国家级中药饮片炮制工程研究中心已落户成都,中药饮片制作技术和医药标准技术决策支持将有更多的“成都声音”,在这些利好之下,成都除了中药种植、精深加工标准化之外,市域范围内的中药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则显得迫在眉睫。
新医改方案已将中药纳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行业迎来了极大机遇,而成都已经聚集了地奥、中汇等一大批成体量的医药企业。与此同时,国际上已有中医药立法的国家达20余个,这些都将是“成都造”中医药企业进军国际化的潜在市场。与此同时,伴随世界人口日渐老化、疾病谱发生变化和“回归自然”用药理念强化的健康趋势,中药的特殊治疗效果正在不断被更多人认识和接受,中药的贸易量急剧增长,中药的市场潜力巨大,中药的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中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好机遇。
相关新闻 技术路线图将沿用到我市其他领域产业规划中
据悉,“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偏重于实践的创新管理工具,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一些发达国家应用于政府机构的战略规划,其目的是发现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瓶颈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整合组织各种力量,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少而精地确定科技专项并形成共识。此次我市引入“产业技术路线图”概念,是我省首次将此应用于产业规划,路线图将直接服务于成都市中医药现代化的“十二五”规划,并成为我市中医药产品技术开发、产业推进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据悉,在我市科技产业“十二五”规划中,“产业技术路线图”将沿用到其他领域的产业规划之中,让未来五年的科学规划更科学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