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39岁的下沙市民周先生吃完晚饭后,出现了皮肤红肿,头晕、胸闷等症状,他急忙赶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救创伤中心就诊。
通过询问,医护人员了解到周先生当天服用过头孢克洛缓释胶囊,且检查后发现,除了全身皮疹等症状外,周先生血压下降也很明显。医生诊断周先生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立即让他平卧,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同时为他输注抗过敏、抗休克药物。
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治疗,周先生病情逐渐平稳,身体无其他不适后出院。医生再三嘱咐周先生回家后注意休息,严禁饮酒以及其他含酒精食品。
接诊的急救创伤中心医生表示,幸亏周先生感觉身体不适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否则可能会因此丢了性命。因为过敏性休克常发生突然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急生命。
其实有不少人和周先生一样,平日里觉得头孢什么的是常见药,哪怕不看说明书,不了解注意事项,问题也不大,但是,这个小粗心,可能会让你丧命。
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药剂科临床药师特别提醒,市民朋友们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7日内,应禁止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也不要使用外用乙醇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否则均有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药物进入体内后,发挥疗效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病理状态、同时服用的药物等。很多病人不知道要注意饮食的配合。
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影响因素。饮酒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药物半衰期缩短,作用时间也缩短。另外,如果长期嗜酒,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受损,对药物的代谢就会减慢,药物的作用时间就会延长。饮酒除了影响药物的代谢,还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引发疾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1.镇静催眠药,如安定
镇静催眠药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酒精会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两者联用,严重的会引发呼吸抑制,使血压降低。故用镇静催眠药时,不得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2.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
抗过敏药,以及一些抗精神病药,都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酒精同样会增强这种抑制作用,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所以,服用类似药物的病人尽量不要饮酒。
3.口服降糖药、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或注射用胰岛素,会和酒精发生协同作用。
酒精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使病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昏迷,进而影响病人的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病人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饮酒;如果饮酒的话,要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4.某些降压药,如利血平
某些降压药也会有部分与酒精发生协同作用。例如,硝酸甘油、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地巴唑、消心痛等,能使外周血管扩张。酒精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扩张。酒后服用降压药,两者发生协同作用,容易引发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而危及生命。
5.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吃药不忌口
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胃肠道损害,产生胃部不适、恶心、溃疡,甚至穿孔等症状。酒精也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所以,在饮酒前后,不可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免损伤胃黏膜屏障,从而引起出血。
6.糖皮质激素
患有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与解热镇痛药一样,可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起溃疡和出血。所以,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
7.抗生素,如头孢类
使用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美唑等期间,如果饮酒,可以出现戒酒硫样作用,导致面红、心跳加快、眩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醉酒症状。
这是因为,药物影响到酒精的代谢,造成乙醛大量堆积。使用上述药物期间,以及以后数天甚至一个星期内,应避免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其他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也会影响酒精的代谢,产生类似反应。所以,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口腔科感染如牙龈炎,经常要用抗厌氧菌药物和头孢类药物治疗。所以,医生在给病人开类似的药物处方时,须提醒病人不要饮酒。
部分抗真菌药如酮康唑,若合并饮酒,可引起头晕、嗜睡等反应;灰黄霉素则会引起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