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事件频频发生,仅在本月就已经发生了四起悲剧。昨天,上海一名大二学生在其选修的体育课中的篮球课上不幸猝死,且其不幸离世前并未发生任何身体冲撞。专家指出,面对频发的猝死,做好预防非常重要,而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猝死,要怎么做才能预防运动性猝死呢?请看专家给出的分析。
专家给出了定义:运动性猝死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
专家指出:运动医学界通常把猝死预防分为三个等级。初级预防是在没有既往心脏病人群中进行,次级预防是在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心脏异常人群中进行,三级预防是治疗急性心脏骤停以防止发展为心脏猝死。
初级预防对于普通人群,是要加强科学健身宣传教育,如推荐中小强度运动,强调适宜的准备和放松运动,修改游戏规则来减少对抗等。
次级预防的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的发现前驱症状。前驱症状包括胸痛、有劳力性或非劳力性晕厥、急性胃肠道症状或发热,出现过心脏停搏、晕厥、癫痫发作。
三级预防主要是要提供现场医务监督和建立急救计划。在大型赛事或其他活动中,应配备专业心肺复苏设备和急救器材。另外应加强对非专业人员急救方法的培训。
专家建议:健身爱好者最好在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者比赛前做全面身体检查,尤其是心肺功能方面的检查,例如常规心电图,必要时还要做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有年轻猝死家族史的所有有血缘关系成员和没有运动史的人都应作上述检查。已经诊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确定没有心血管疾病、身体健康的人群,在休息充分、身体状态适宜情况下可在当天参加体育活动。运动量一定要适应自身的情况,中老年人和体力较差者要根据身体状况决定运动量,减少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