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提出的30分钟医疗服务你怎么看呢?全国城乡实现“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的目标,需要克服哪些难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市民对此有何期许?
1.全国人大代表何桂芳:建好村卫生站
“在城乡建设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面临的困难有所不同。”何桂芳认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家底”更为薄弱。以他们村为例,村里卫生站里的检查设备不全。村民遇到严重一点的疾病就要转诊。
“粤北山区的村子离县城甚至乡镇太远,乡亲们就医比较困难。”何桂芳说,连南、连山两个县医院由市医院托管,这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基层医院发展,向基层输血。但是,对于村民来说,县医院并非实现“30分钟基本医疗圈”梦想的首选载体,村民更迫切的愿望是建好村卫生站。
2.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解决基层医院医生发展问题
建立30分钟基层医疗圈、推行分级诊疗这些都很好,但还要配套考虑患者对基层医院是否信任的问题。
钟南山同时指出,与大医院相比,基层医院人才少,医生去到基层医院,待遇只有大医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基层医院医生如何提升?前景如何?职称如何解决?这些现在都不配套。如果这些不解决,搞分级诊疗也难以落到实处。
钟南山还强调,在推进分级诊疗、30分钟基层医疗圈上,需要明确公立大医院的职能,限制其规模。大医院的主要功能是诊治下级医院不能诊治的疑难重症、搞好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医联体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基层医院的医生,真正提高其水平和能力。
3.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办“全科医学院”做法不合理
黄洁夫表示,办“全科医学院”来应对全科医生短缺的局面,这个做法是不合理的。医疗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复杂,上中下游多方交织在一起,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容易发生诱导性消费”。也正基于此,医生的人文精神与专业道德在市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光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
4.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医科毕业生第一选择不是医院
“社区医院办不好,‘号贩子’猖獗,医患矛盾无法根治,核心原因还是医疗资源短缺。而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人才资源”,王承德表示,大量从医科院校毕业的学生第一选择已经不是去医院了,而是药企。
“企业开出的薪酬高,而且晋升空间大。现在很多县市医院已经出现人才断层,更不用说乡村或者社区医院了”,王承德说,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中,又留不住人,迫使患病群众必须不远万里来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又造成了大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我一直在呼吁,希望能把下面基层医院的晋升通道打开。”王承德说。
5.刘思贤:30分钟医疗圈要将外来工纳入
从市民自身需求来看,这个医疗圈首先需要科类齐全,兼顾一家老小的各种医疗需求;其次,它最好多开展健康科普活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动承担起传播正确医疗保健资源的职责。另外,30分钟医疗圈除了服务社区居民,也应该尽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而且,最好开展常见职业病筛查、诊疗等服务。
6.罗志勇:社区医生专业能力应提高
在日常与癌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家在贫困、偏远地区的癌儿被误诊或是被延误治疗的情况越为严重,而在城市,这样的状况也不是没有,类似的误诊往往又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要打造30分钟医疗圈,我认为最关键是全面提升社区医生的专业实力。应该让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形成互帮互助的体系。
- 上一篇:从华佗之死谈谈医患关系
- 下一篇:互联网医疗下新型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