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剂装入矿泉水瓶中,跟另一瓶矿泉水放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一名房客不知,误饮下清洁剂,结果导致急性中毒。
而后,该清洁人员交班给另外一个员工,后者就把这瓶清洁剂当成了矿泉水,整齐摆放在了8123房间。实际上,当天出事前,刘经理本人也巡查了各房间,巡查该房间时看到两瓶水摆放整齐,他也没发现异常。
事发后,酒店方当即联系了生产该清洁剂的广州厂家,询问到了主要成分,并告知了就诊医院和当事人。
追责:酒店给予宾客相应赔偿
宾先生误饮清洁剂后,他们也向都江堰市旅游局进行了投诉。旅游局一位副局长接待了他们,并把酒店负责人叫到旅游局,责令其妥善处理此事,给客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邹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开始提的要求是护理费每天240元,误工费根据夫妻俩上班收入,分别赔偿每天778元和267元,精神损失费5000元以及一定的食宿费。不过,这个方案和酒店的方案分歧较大,双方为此也一度不愉快。邹女士称,既然酒店完全承认错在他们,而且后续的旅游已全部打乱,一家四口在酒店已呆了9天,作为受害一方提出赔偿要求,自己并未漫天要价。
21日上午,都江堰市旅游局执法大队负责人再次到酒店,积极协调双方处理此事。最终,邹女士和酒店均做了让步,按照都江堰当地人均消费水平,给予受害方人均每日40元生活补贴费,受害方3人(随行两子女计为一人)9日合计生活补贴费1080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受害人要收到残疾等级才可索要精神损失费,但酒店方为表歉意答应给予受害方3000元经济赔偿。对于二人的误工费,等他们出示相关的收入纳税证明后,再予给付。此事目前已得到妥善解决。
刘荣告诉记者,等把宾先生的事妥善解决好后,接下来他们将对相关员工进行处理,该辞退的要辞退。同时,将加强客房各环节的流程梳理,绝对杜绝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业内看法:“矿泉水”有毒 源自安全意识淡漠
华西都市报记者查阅公开报道发现,类似宾客误饮矿泉水瓶所盛化学液体的个案并不少见,去年本报还报道一位成都男子去苏州探亲,在酒店把矿泉水瓶装的无色除垢剂喝掉致死的案例。
为何宾先生类似遭遇屡见不鲜?接受采访的成都一家高级商务酒店管理人员凌小姐说,这是酒店员工安全意识淡漠,不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造成的。酒店业的客房管理有标准工作程序,清洁剂是绝对不可以用矿泉水来装的。即使要分装,也必须在瓶子上贴上非常明显的标签以方便识别,而且所有清洁用品都须在有人监管的情况下摆放,而且严格进行区分。
因此,宾先生的遭遇,是这家酒店员工的严重过错,领班和主管也负有责任,一方面是平时安全管理的督促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房间打扫后,领班或主管是要复查的。
延伸阅读:误喝洗涤剂该怎么办?
目前各种日用化学用品日益增多,并涌进了人们的家庭.各种洗涤剂以其方便、实用、价格相宜而为人们所乐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果保管不善与食物混放、出于好奇心或故意服食等而饮用。万一有入误饮洗涤剂以后该怎样进行救护呢?
由于饮下的洗涤剂不同,救护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洗衣粉的用途最广,也极易被误食,特别是小孩子出于好奇,极易发生。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月桂醇硫酸盐,多聚磷酸钠及荧光剂,人服后可出现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吐血和便血,并有口腔和咽喉疼痛。误钦洗衣粉后应尽快予以催吐,在催吐后可内服牛奶、鸡蛋清、豆浆、稠米汤,立即送医院救治。
其次,洗涤餐具、蔬菜和水果的洗涤剂也较常易误饮,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钠、多聚磷酸钠.硅酸钠和一些界面活性剂,碱性强于洗衣粉。因其碱性强,对食道和胃破坏性较大,后果更为严重.误饮后应立即内服约200毫升牛奶或酸奶、水果汁等,同时可给予少量的食油,缓解对粘膜的刺激,并送医院急救.一般说来,严禁摧吐和洗胃。
至于供洗涤卫生间用的洗厕剂极少发生误服,大多是故意服的较多见。由于这些洗涤剂毒性更大,后果更严重。这些洗涤剂中,液体的多用盐酸、硫酸配制;粉末的其主要成分是氨基磺酸,易溶于水,也是强酸性的。误服这些强酸性的洗涤剂极易造成食道和胃的化学性烧伤,治疗较困难.当出现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呕吐物中有大量褐色物以及粘膜碎片等症状和体征时,应警惕强酸性洗涤剂中毒,马上口服牛奶、豆浆、蛋清和花生油等,并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切忌催吐、洗胃及灌肠。
(责任编辑:苏娇蓉)
一级医院
电话:0851-85599997
二级医院
电话:400-6591-900
二级医院
电话:0351-7070000
未评级
电话:0535-6203592
二级医院
电话:400-1881-130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