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衰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提早至少4岁,主要是因为我国心衰危险因素控制较差,诊断不及时,冠心病患者药物应用依从性不佳。7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衰中心张健教授发布上述结果。
据介绍,中国心衰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是正在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住院心衰患者登记研究。研究分析了截至2014年年底提交至数据中心的88家医院的8516位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发现,住院心衰患者中49.4%有冠心病,11.2%有陈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占19.9%,瓣膜性心脏病占17.6%,近三成患者存在房颤。感染、劳累过度或应激反应、缺血是急性心衰发作的前三位诱因。我国心衰患者对指南推荐的心衰药物应用比例低。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出院后使用率分别仅为54.7%和50.6%。在心衰再入院方面,上述患者平均每年每人住两次院,每次住院平均每人花费7000元~9000元。
专家说,据2003年中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心衰患者45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当前数字远远不止于此。我国尚未进行心衰相关卫生经济学研究,但2010年美国心衰花费约有393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还将增加50%~100%。专家指出,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早期应用防止心脏重构药物等预防手段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急性心衰诊治转运机制,改善和提高终末期心衰的护理水平,加强心衰诊治的质量控制和考核,并为所有患者提供公平的医护条件。
知识普及:怎么样能有效预防心衰?
你知道吗?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肺心病、糖尿病、曾经突发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应根据病人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优化治疗方案,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避免感冒、肺部感染、过于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因,防范心衰的发生。
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在病情稳定时,患者要坚持户外锻炼,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应听从医生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等,循序渐进,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度。
饮食清淡,三餐有节。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均衡的同时,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每顿七八分饱。可常吃些新鲜蔬菜瓜果、禽肉、鱼虾、食用菌、豆制品等,不吃过于油腻、过咸、过辣的食物,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补充水分切忌过量。夏日出汗多,血液易黏稠。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开水,以稀释血液。若发生心衰,则要限制饮水量,以免饮水过多增加血容量,使心衰加重。
保证休息,避免过劳。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过夏天一定要休息好,保证晚睡8小时,午睡1小时。室内宜28℃左右,使用空调不要将温度调得太低,注意通风。在高温天气要减少外出,预防中暑。不干重体力劳动和较剧烈活动,防止过度劳累诱发心衰。
情绪愉悦,防止波动。由于夏季酷暑袭人,易心情烦躁,所以要保持好的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上一篇:亚健康的症状表现 如何调理亚健康
- 下一篇:吹空调引发过敏性鼻炎 吹空调的五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