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常喝碳酸饮料会诱发股骨头坏死 专家提醒少喝

2015-04-29 10:26来源:99健康网

导语
你知道吗,经常喝碳酸饮料诱发股骨头坏死。若诊治不及时、护理不当,最终可导致终身残疾。专家提醒,少喝碳酸饮料。

  股骨头坏死 只能做髋关节置换手术

喝碳酸饮料诱发股骨头坏死 喝碳酸饮料的危害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近日,湖北武汉一名30岁的小伙张平,由于常期把碳酸饮料当水喝,竟喝成股骨头坏死,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才能正常行走。

  两月前,张平突然感到左大腿处酸胀疼痛,且疼痛不断加重,最后只能勉强跛行,到医院就诊后,竟是左股骨头坏死。要想缓解疼痛,只能做髋关节置换手术。

  医生:长期喝太多碳酸饮料是罪魁祸首

  张平个人从来没有受过外伤,然而由于没有固定工作,他平时生活很不规律,常常熬夜打电脑游戏,口渴就喝碳酸饮料,每天至少要喝两大瓶才觉过瘾,几乎不喝白开水,这种生活习惯已持续了一年多。医生分析,长期喝太多碳酸饮料应该是造成他钙大量流失引起骨质疏松以及股骨头坏死的罪魁祸首。

  医生提醒,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骨骼内的蛋白质、钙、磷等比例减少,导致骨骼的硬度降低,脆性增加,股骨头的抗压能力就会降低,时间一久股骨头周边血管就会受损,进而导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而碳酸饮料中所含磷酸成分影响了骨质沉积,所以喝碳酸饮料一定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医生表示,虽然张平这次通过置换髋关节康复了,但由于内置材料的耗损,以后每隔15年左右还得再做一次手术。这样算下来,张平以后的人生路上还要经历至少3次以上这样的手术。张平听说后,表示非常后悔。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病因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激素药亦会导致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原因为外因和内因,且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称“髀枢痹”、“骨痹”、“骨萎”。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约60多种),比较复杂,难以全面系统地分类,这与发病机理不清有关。我们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归纳出了十多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如下:

  ①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但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与否、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②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因气管炎、哮喘、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肤疾患等,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了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而发病,这是早期的一种说法。近期认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激素使用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有直接关系,与激素的总量及时间并不成正比。但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日量过大,剂量增减突变也是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

  ③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坏死。临床表现为酒后加重、行走鸭子步、心衰、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等。

  ④风、寒、湿导致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⑤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表现为全身消瘦、面黄、阳痿早泄、多、遗精、乏力等。

  ⑥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⑦扁平髋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50米左右疼痛逐渐加重,功能受限等。

  ⑧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骨明显萎缩等。

  ⑨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乏力等。

  ⑩手术后骨坏死。在临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

  此外,还有气压性、放射性、血液病性疾病。

  延伸阅读:碳酸饮料的五大危害

  1、产生依赖性

  碳酸饮料由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构成,例如色素、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物质,这些人工合成的物质对身体没好处。它们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的水,而且有的还含有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会促进水分排出。所以,当你喝碳酸饮料时,会越喝越觉得渴。

  2、损伤牙齿

  碳酸饮料不仅含糖,还有大量的碳酸成分。这些酸性物质和糖分会软化牙釉质,糖分会造成龋齿。

  3、影响消化

  二氧化碳虽然可以抑制饮料中的细菌,但同时也会抑制胃肠道的菌群均衡。时间一长,就会让消化系统受到破坏,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喝得太多,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胃肠疾病。

  4、导致骨质疏松

  碳酸饮料基本都含有磷酸,磷酸能影响体内钙的吸收,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

  如果青少年大量摄入磷酸,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有数据表明,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孩子发生骨折的概率是普通儿童的三倍之多。

  5、易导致肾结石

  碳酸饮料中一般都含有咖啡因,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导致尿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增加,容易产生结石。

  人体内的镁和柠檬酸盐可以帮助预防肾结石,但咖啡因摄入以后会让这两种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让患结石病的风险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廖露)

  • 胸部干瘪没有弹性有点蔫皮现象,要怎么改善调整呢?

    如果在饮食上也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按摩手段来试着缓解,通过stwics等恒负压丰胸仪方式改善,刺激乳房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让胸部呈现饱满,达到丰胸的效果。 如以上均无效果建议还是就医治疗。

  • 26岁营养不良胸部很平自卑怎么办?

    青春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胸部的变化,成年之后如果存在胸部扁平的情况除了在膳食营养上做补充外,可以适当尝试外界物理按摩手段,使用恒负压Stwics美胸仪进行保养,平时可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

  • 我的胸部下垂加外扩,还严重缩水,身材都变了,很焦虑,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从减肥开始,少吃多餐,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到身体各个肢体,想要胸部饱满,可在进行胸部锻炼之后使用stwics恒负压美胸进行增胸,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保持自己的营养均衡。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

    也可以新医嘱口服通鼻利窍的药物来治疗。鼻子不通气感觉有一些堵塞感,同样可以进行适量的按摩能够起到效果,在治疗感冒期间还要注意自身的穿着,尽量处于保暖状态。

  • 宝宝拉绿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建议平时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并且要帮其做好腹部的保暖措施,也可以经常用热水袋帮助宝宝热敷肚子,能加快肠胃功能恢复速度,促使大便尽快恢复正常。每个宝宝的食欲都是不同的,因此平时要注意给宝宝按需喂奶,尽量保证宝宝吃饱喝足,以避免宝宝因为肚子饿而导致大便异常。

  • 白内障怎么引起的

    后天性的白内障原因多种多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另外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除此之外,外伤、药物等也可导致白内障。

  • 一深一浅是怀孕吗

    如果随着怀孕时间的延长,第二条杠如果越来越深的话那可能是怀孕了,或者是没有明显的加深有可能是没有怀孕,也可能是生化妊娠,最好是到医院去查血中的绒毛膜促性激素,如果是升高了,那确定就是怀孕了,这是最准确的。注意休息,观察着看。

  • 怀孕三个月后能同房吗

    怀孕期间比较特殊,如果身体上出现了其他的异常表现,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自行的胡乱使用药物,防止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同时也要好好的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Q指甲紫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静副主任医师

A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详细]

Q丰胸仪能让胸变丰挺吗?长期用留下的印子会不会消不掉?

林煌主任医师

A

这是由于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于皮肤表层产生的正常压痕,一般几个小时内就会消除,当设备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明显压痕但仅停留在皮肤表层,也会逐渐淡去,无需过度担心。...[详细]

Q17岁可以用丰胸仪吗?这类产品安全吗?

林煌主任医师

A

引起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先天性无卵巢、慢性营养不良、遗传等都会引起胸部的发育不良。日常在饮食上应多吃含有雌激素高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均衡,确保身体处在一个健康发育的状态。此外通过物理手段如按摩胸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增进胸部发育,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按摩产品如丝蜜思恒负压丰胸仪,配合做一些有助丰胸的运动到达丰胸目的。 最后要提及青春期女孩身体处于发育时期,不宜为追求瘦的身材而过度减肥,这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都是非常不利的。...[详细]

Q我都42岁了,感觉自己胸型不好看,如何让胸部饱满挺拔?

林煌主任医师

A

对于出现以上问题的女性,建议在饮食上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淀粉这些,还有木瓜、猪脚等有利于脂肪生长的。比如:木瓜、鱼、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牛奶,都有助于丰胸。黄豆、花生、杏仁、桃仁、芝麻等食物都能起到健胸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多吃。橘子、葡萄、柚子以及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能防止胸部变形,可多吃点。芹菜、核桃、红 腰豆等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在生活里可以使用如Stwics丝蜜思的丰胸仪仪器防止下垂,做到饮食和按摩双结合改善以上症状。...[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