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
出现在我国的病媒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由于蚊虫在高温气候下“杀伤力”最强,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
登革热如何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性出血热室主任李德新介绍,伊蚊雌蚊吸食被感染人员的血液,获得病毒并在蚊体内繁殖,再经叮咬传染给人类。
“虽然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但不能掉以轻心。”李德新强调,当下处于蚊虫活跃期,且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致使登革热病毒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
尽管近期登革热集中在南方地区爆发,并不代表北方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一位病毒携带者北上逗留,仍会通过蚊虫叮咬来感染给当地人。
登革热为何难以控制?
目前登革热病毒仍在肆虐,病例人数持续增长。李德新指出,一般传染病在潜伏期是没有传染性的,但登革热在潜伏期的最后几天,就有了巨大的传染风险;同时有的人是“隐性感染”,即在感染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从而成为未经隔离或接受治疗的病毒源加剧传播,给防控带来难度。
由于我国近年来并没有大面积爆发过登革热,相关研究工作尚未深入开展。目前全世界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登革热。
我们能做什么?
蚊虫叮咬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对付”登革热的关键在于灭蚊。
李德新表示,伊蚊主要栖息在人的家中,喜欢在容器或积水中繁殖,水缸、盆养莲花、水养万年青等都是其滋生的场所。因此居民最好妥善处理固体废物或为储水容器盖上盖子,并每周清空和清洁。
由于伊蚊的习性特殊,喜欢在日间活动,居民外出时最好穿长衣长裤,或者涂抹蚊虫趋避剂。“十一”长假期间人流聚集,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
一旦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体征,应立即就医,如有旅行史一定要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确诊治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只要发烧就去看病。”李德新表示。
登革热是否真的可怕?
“登革热并不可怕!” 李德新表示,登革热的死亡率很低,尚且不到百分之一。
他介绍,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一般情况下,治疗一周左右就能好。”
对于目前已出现的死亡病例,李德新解释,这样的病人往往是本身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从当前感染者来看,绝大部分为轻症。
目前登革热“重灾区”广东省已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在当地进行蚊媒监测,防止疫情扩散。据世卫组织官方网站介绍,世卫组织已向各国和私营部门伙伴提供技术建议和指导,对疫苗开发和评估给予支持。几种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试验阶段。
- 上一篇:怎么预防代谢综合征?
- 下一篇:福建莆田发现33例登革热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