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变异后是否人传人目前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
H7N9病毒的感染源确定,明确了H7N9病毒是由禽类传染人的。这是中科院院士李兰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给出的答案。
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的一篇关于H7N9禽流感的研究论文近日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官网发表,团队领导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兰娟院士表示,将密切关注第4个位点是否变异,尽可能提前预警。“H7N9病毒的4个关键氨基酸位点中,H7基因里的2个位点已发生变异,如果PB2基因的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传播力会更加强,目前已发现701位点变异。”
针对有媒体根据论文推断出“三个点位变异后,第四个点位变异就会人传人”的说法,李兰娟昨日接受央视采访时称,这种说法不准确,变异后增强了禽传染人的传播力,但是否人传人,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目前正在研究。
在这篇名为《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的论文中,专家称通过对发生在浙江的4例患者以及可能与他们有关的活禽市场中鸡、鸭、鹌鹑和鸽子的H7N9采样和分析发现,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中的鸡中分离到的病毒株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病毒同源性超过99.4%。
研究人员指出,这4例患者在发病前3-8天均与家禽有过接触,之后出现了发热症状,并快速发展成肺炎,抗生素治疗均没有效果。患者出现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少,肝或肾功能出现损伤,血清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浓度大幅增加,伴随疾病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中2名患者死亡。“这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实验证明H7N9病毒就是从禽类向人类传播的。”李兰娟称。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已分离出禽类病毒毒株7株,人类病毒毒株3株,并将发现的这两类毒株的基因序列向全球公开,意味着全球都可依据该研究结果,快速发现这两类毒株,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经过基因分析,专家发现H7N9病毒复制系统的重要基因已出现变异,导致该病毒更容易感染哺乳动物。“目前的变异使病毒可以从禽类传染到人,但还不足以发生人际传播。”李兰娟表示,研究团队对303名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特别是82名未经保护与患者有过接触的医护人员进行临床监测,在14天医学观察期内,所有接触者没有出现任何感染征象,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示H7N9病毒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人际传播方式。
针对感染H7N9患者多为重症这一现象,李兰娟认为:“目前全国感染的人群中,约70%为老年人,多数重症,不是因为病毒喜欢老年人,而是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更容易发展为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