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厄尔尼诺致冬季雾霾重污染
专家:空气重污染预警措施减排30%至40%
去年截至10月底,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下降21.8%。但11月至12月发生重污染8次,共22天,使全年PM2.5平均浓度抬高了约10微克/立方米。最终,去年全年PM2.5年均浓度只下降6.2%。为何后两月空气质量“拉后腿”?今年冬季为何常有雾霾?昨日,气象和环保专家对北京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进行解读。据悉,当前已成为史上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冬季京津冀地区雾霾频率增加、程度加重的“推手”。
气象分析
现象: PM2.5峰值超500微克/立方米
2015年11月以来,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影响大,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共出现8次雾、霾天气过程。由于过程中空气湿度较大,受辐射降温影响,夜间到清晨出现雾或轻雾。
特别是12月19日至2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度霾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北京、河北中南部地区PM2.5峰值浓度均超过500微克/立方米,河北南部局地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为入冬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雾、霾天气过程。
原因:超强厄尔尼诺气候致静稳天气频发
市气象局12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分析当时京津冀雾霾“凶猛”成因,指出当前已成为史上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冬季京津冀地区雾霾频率增加、程度加重的“推手”。据市气候中心预计,一直到今年1月和2月上旬,京津冀地区的静稳天气都会比往年更容易出现,而静稳天气正是雾霾诞生的“温床”。
从2014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进入第21个月。截至去年11月底,海温距平累积值达到20.7℃,已超过1982/1983年,成为历史上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在出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北半球一般都会经历暖冬。暖冬期间,极地冷气团向南伸展的幅度会缩小,冷空气势力弱,容易出现静稳天气。京津冀处于高压底部,偏南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地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进一步加强雾、霾颗粒形成的机制,即湿度增加使污染物颗粒会吸湿增长,导致能见度降低,进而导致京津冀雾霾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
影响:京津冀地区暖冬概率较大
气象局专家称,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冬季京津冀地区气温异常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包括:东亚冬季风、西伯利亚高压,对降水影响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是:西太平洋副高、印缅槽。
一般来说东亚冬季风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的时候,京津冀地区气温偏低。西太平洋副高和印缅槽偏强的时候有利我国东部降水偏多。当厄尔尼诺事件出现时,中东太平洋海温增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总体上对应着京津冀地区冬季气温偏高,暖冬出现的概率较大。
地理:北京三面环山不利于扩散
北京受季风影响,冬天盛行西北风,夏天盛行西南风。地形上看,北京西、北、东几乎三面环山,是一个簸箕地形。如果刮偏南风,偏南风就像“扫把”,把污染物往簸箕里扫。而强势的西北风能把污染物吹出来,所以北京刮西北风时雾霾容易消散。
而且,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是一片尚未充分开发的土地,人口稀少,冷空气在形成过程中,并不会受到近地面的“污染”。因此,西北风携带的污染源比较少,比较纯净。相反,偏南风经过的地区人类生产生活较多,携带的污染源也偏多。
如何应对雾霾带来的健康危害?
1、戴好口罩再出门。为了防止雾害,首先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因为每天6点到11点是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相对而言,晚间的空气较为清洁,有晨练习惯的市民不妨把锻炼放在晚间。
2、做好个人卫生。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重视居室卫生。大雾天气尤其要重视居室卫生。每天记得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
4、调节情绪、饮食清淡。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5、采取预防措施。为预防雾霾的危害,增加身体抵抗力,人们还可以自己制作生姜红枣汤(生姜5-6克,红枣10克,加两碗水放红糖)饮用。这样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以预防雾害。
- 上一篇:01月08日17时健康医疗要闻回顾
- 下一篇:胃不好怎么办 胃不好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