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只能套支架勉强站住,每天的生活是在地上匍匐,看着别的小朋友蹦蹦跳跳,他却离不开那辆特质的推车……这是即将3岁的男童军军的生活,他原本健康的身体,只维持了短短62天。
在军军62天时,妈妈带他去接种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没想到种下的却是噩梦。因为这次接种,他的身体从此与这种可怕的病症紧紧相连。他还不到3岁,却要经历着反复治疗和无休止、痛苦的康复训练。家人费劲周折,最终弄清了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元凶,就是那次接种,他被确定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成立。两年多来,懵懂的军军并不知道自己身体遭受的悲剧,他还想普通孩子一样,受到家人的精心呵护,可是对于军军妈妈谢女士来说,她想要给自己孩子今后残缺的人生讨个说法。
谢女士曾提及,孩子接种疫苗前,曾出现一些按规定不宜接种的身体反应,可是,当年并没有任何人对此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哪怕是一句提醒。
是否是“人祸”?已经无法从两份当年的鉴定报告中寻找答案,因为报告中均作出结论,接种过程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绝对安全的疫苗,每种疫苗都有百万分之一的不良反应率,或许,这个数据比彩票中大奖概率还低,可是对于每一个受害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面对这样的悲剧,现行体制仍然普遍采取了补偿一笔钱的处理方式,但是,每个孩子妈妈真正需要的,是让孩子尽量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即便面临着残缺的人生,也能在社会的关爱之下,尽量弥合这样的伤处,身体也许无法正常行走,除了支架之外,他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和“搀扶”。
专家提醒和意见
一、有禁忌症存在时不应接种疫苗
究竟哪些情况属于接种禁忌症或者需要推迟接种?专家提醒,疫苗“禁忌症”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会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机会。它是以受种者的身体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疫苗本身。如果在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将严重伤害受种者。当有禁忌症存在时,不应接种疫苗。
疫苗的“一般禁忌症”包括七类:
1.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和发热者;
2.过敏体质者。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
3.既往接种后有严重异常反应者,如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炎(或脑病)、非热性惊厥、过敏性紫癜等,以后不宜接种同种疫苗;
4.各类免疫缺陷症人群、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等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均应避免接种各类减毒活疫苗;
5.重症慢性疾患:已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心脏代偿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患,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等患者,接种疫苗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应加重,应暂缓接种;
6.部分神经系统疾患者如患有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疾患者应慎种疫苗;7.最近曾进行被动免疫者。例如最近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者、接受输血等应推迟接种减毒活疫苗。此外,有些疫苗还有自身性质决定的“特殊禁忌症”,需要咨询医生。
二、吃了抗生素不影响接种
大多数禁忌症是暂时的,过后仍可以补种疫苗。补种的时间应推迟到疾病好转后、使用免疫制剂后间隔一定时间后才可以接种,间隔时间取决于免疫制剂中抗体的浓度。家长最关心的也是最常见的“轻度发热”,是可以接种疫苗的,而抗生素治疗不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对于家长担心的“用药和疫苗相冲突”问题,专家指出,有三类药物会令疫苗效果打折扣,或者令免疫反应过于强烈,从而产生严重后果。一是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炎症、过敏、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常用,最好停用半年再接种疫苗。二是长春新碱、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化疗类药物,治疗儿童白血病、儿童类风湿、炎症性肠病等常用,由于可抑制孩子的免疫反应,增加疫苗接种的风险,因此,用药期间不能接种,停药后应经过医生评估。三是使用丙种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使用三月内不可打疫苗。打麻疹疫苗至少要两周后,才能使用这种药物。
三、注射疫苗后出现全身皮疹立即就医
在接种室,经常能看见大一点的孩子打完疫苗,才等了几分钟就被家长带走,以免耽误孩子上学。在黄花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孩子打百白破疫苗第二针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宝宝一到接种室就害怕得大哭不止,打完后想早点带孩子回家,“反正我们第一针没有异常反应,第二针打完就走也没问题吧?”
专家指出,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为安全起见,接种完不能马上离开,要在接种室休息观察30分钟,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无法及时救助。在接种“百白破”等多剂次疫苗时,仍然要在注射室观察30分钟,因为每次接种的疫苗可能不同,就算同一种疫苗不同批次也有所不同,人体在不同时期的生理状况也不同,不能大意。
在回家途中及回家后,家长要细心照顾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让宝宝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注意保暖。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但这种属于暂时现象,通常1~2天内便会自愈。如果皮肤红肿得厉害,或者发热令宝宝难受,采取对症治疗可完全恢复。如果宝宝出现一些严重的反应症状,如高烧、全身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对于婴儿,接种当天洗澡要注意别让注射部位沾水。
四、打完麻疹疫苗发高烧需就医
在家长论坛上,麻疹疫苗被列为“需要高度警惕的疫苗”。有一些家长反映,孩子打完麻疹疫苗后会发烧。
专家指出,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麻疹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就能自行退烧。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孩子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两天可自行缓解。不过,极少数孩子会出现重度发热反应,个别孩子会出现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更严重的有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还有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于注射部位红肿,如果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属于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五、宝宝对明胶过敏不宜接种脊灰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制作工艺也有可能令少数过敏体质孩子中招。如果孩子对包括明胶等辅料及硫酸卡那霉素过敏,不宜接种脊灰疫苗,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则不宜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的,超过八个月大的孩子打疫苗前要先试吃鸡蛋,如果过敏则应推迟接种,如果平时注意回避过敏原的话,有些孩子随着年纪的增长,过敏的症状可以减轻、消失。
六、流感疫苗最好与常规疫苗隔半个月
如果流感疫苗和常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冲突,要咨询接种医生进行调整。
疫苗接种的原则是:减毒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可一起接种或间隔一个月再打,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可在同一时间段内一起接种。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三类。稳妥起见,医生通常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应和常规疫苗间隔至少半个月。
- 上一篇:中国首例无癌宝宝 如何预防癌症遗传
- 下一篇:婴儿误吞电池 如何预防儿童吞食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