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金沙洲第一幼儿园(南校区)接连出现11例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患儿大多呈现高热、厌食、咽峡部长胞疹等症状。据称,该幼儿园日前已经全园停课,同时白云区疾控中心也介入帮助幼儿园完成每日的消毒工作。
据白云区疾控中心确认,该幼儿园在6月2日起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病例,一周内发展至10例,近两日新增了1例,暂无重症病例。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1个病例主要是集中在小班班级,患儿有39℃高烧和咽峡部长胞疹等症状,“首例病例是在园外出现的,当天学生没来上课,后来家长说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因为这个病有传染性,按照疾控中心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停课,每天用消毒粉和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到19号重新开课。”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的表现
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
1.疱疹性口腔炎,其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
2.复发性口疮和贝氏(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且一般无全身症状。
3.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1.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
2.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3.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峡炎无效,但如考虑合并有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4.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推荐阅读:疱疹性咽峡炎近期流行 有关五点要了解
- 上一篇:广东梅毒发病5万例 如何预防梅毒
- 下一篇:云南登革热病例增加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